一、检测项目
矿用差压传感器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:
- 外观及装配质量:检查传感器的外观是否完好,装配质量是否符合要求。
-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:测量传感器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,确保符合安全要求。
- 外壳防护性能:测试传感器的外壳防护性能,防止外部水分、灰尘等进入传感器内部。
- 电气元件的表面温度:使用点珠式温度计测量电气元件的表面温度,确保在正常范围内。
- 低温和高温试验:分别在低温和高温环境下测试传感器的性能,确保其能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。
- 交变湿热试验:在交变湿热环境下测试传感器的性能,评估其耐湿热性能。
- 冲击试验:对传感器进行冲击试验,评估其抗冲击能力。
- 振动试验:对传感器进行振动试验,评估其抗振动能力。
- 防爆性能试验:按照相关标准对传感器的防爆性能进行测试,确保其能在爆炸性环境中安全工作。
- 基本误差测试:测试传感器的基本误差,确保其在规定范围内。
- 回程误差测试:测试传感器的回程误差,评估其测量稳定性。
- 重复性测试:对传感器进行重复性测试,评估其测量结果的稳定性。
- 漂移测试:包括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,评估传感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。
- 负载特性测试:测试传感器在负载条件下的性能,确保其能正常工作。
- 报警功能测试:如果传感器具有报警功能,则需要进行报警功能测试,评估其报警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二、检测标准
检测标准主要依据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,如MT393-1995《矿用差压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》、GB4942.2(外壳防护性能试验方法的相关规定)、GB2423(环境试验的相关规定)、GB3836(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的相关规定)等。在检测过程中,应确保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。
三、检测方法
- 外观及装配质量检查:使用目测法检查传感器的外观及装配质量。
-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测量:使用量具测量传感器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。
- 外壳防护性能测试:按照GB4942.2的相关规定进行外壳防护性能测试。
- 电气元件表面温度测量:使用点珠式温度计测量电气元件的表面温度。
- 低温和高温试验:按照GB2423的相关规定进行低温和高温试验。
- 交变湿热试验:按照GB2423的相关规定进行交变湿热试验。
- 冲击试验:按照GB2423.5的相关规定进行冲击试验。
- 振动试验:按照GB2423.10的相关规定进行振动试验。
- 防爆性能试验:按照GB3836的相关规定进行防爆性能试验。
- 基本误差测试:在规定的压力范围内,对传感器进行基本误差测试,记录并计算误差值。
- 回程误差测试:在同一差压测量信号下,对传感器进行正、反行程测定,计算回程误差。
- 重复性测试: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,对传感器进行多次测量,计算重复性误差。
- 漂移测试:将传感器放置在稳定的环境中,记录其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值。
- 负载特性测试:在负载条件下测试传感器的性能,记录并分析结果。
- 报警功能测试:如果传感器具有报警功能,则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警功能测试,评估其报警准确性和可靠性。